在煤炭市场波动加剧、环保政策趋严的双重压力下,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难以为继,精益化管理成为金桥煤矿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通过精细化流程管控、资源高效利用和持续改进机制,实现从“增产增效”到“提质增效”的战略转变,已是必然发展趋势。
全员共识:从“要我节约”到“我要节约”
通过形势任务教育,引导职工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将降本增效纳入全员绩效考核。金桥煤矿制定《关于下发2025年度降本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68项具体任务,形成“系统抓、抓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让每个岗位成为降本增效的责任单元。1-4月份通过科学制定并全面落实开源创效、降本增效的系列举措,实现经济效益提升共计6506.06万元,其中通过积极拓展业务渠道、创新盈利模式等开源措施新增收益5022.37万元;依托优化运营流程、强化成本管控等降本手段节省成本支出1483.69万元。
预算管控:精打细算,降低成本费用支出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聚焦安全生产、设备改造等核心领域,压缩非必要支出。该矿强抓掘进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确保一次成巷,严格杜绝浪费,严格执行“无预算不开支、有预算不超支、非必要不列支”原则,从细节中深挖效益。依托“一体式”智慧仓储管理系统,实现物资提报、领用、调拨全流程数字化,此外,推行“交旧领新”制度,对废旧皮带、电缆等材料分类修复再利用,减少新材料采购,真正让库存“转”起来、废料“活”起来。
安全管理:抓“三类人”,促安全措施落地见效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金桥煤矿以“三类人”为抓手,推动安全精益化管理从“纸面”落到“地面”。建立了完善的“三类人”协调联动闭环工作机制,技术员负责规程措施的编制,把好现场安全管理“超前关”,班组长负责规程措施的现场落实,把好现场“执行关”,安监员负责规程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把好现场“监督关”,在规程措施落实、监督考核各个环节发现的规程措施与现场不符时,及时反馈给技术员进行修订完善,并督导落实;通过层层落实、层层把关、协同协作,有效推动了各项制度措施的现场落实,保障安全生产。
精益化管理不是“一次性工程”,而是需要持续深耕的“系统工程”。当每个环节的“微改善”汇聚成降本增效的“大跨越”,当精益思维融入安全生产的 “肌理”,金桥煤矿定能在市场浪潮中筑牢根基,实现从“生存”到“高质量发展”的华丽转身。
文|郑文婷(金桥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