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集团要闻

集团要闻

物产天下  联通世界

阳城煤矿综采一区节支降耗增效工作速写

2014-06-30 责任编辑:集团公司

 

打好节支“铁算盘”   拧紧降耗“内控阀”

——阳城煤矿综采一区节支降耗增效工作速写

本报记者 王传钧

今年以来,面对不利的煤炭市场大环境,阳城煤矿综采一区践行安全效益统筹化、质量标准规范化、管理考核精细化理念,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千方百计提质增效,通过提高认识、挖潜增效、小改小革等措施,压缩成本支出,减少资源浪费,精心烹制节支降耗“大餐”,为该矿实现2014年总体目标提供了大力支持。为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挖掘更多鲜活的素材,本报记者于626赶赴阳城煤矿综采一区进行了采访,发现该工区在节支降耗增效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

提高节约意识,思想宣传起好步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指引着行动的方向,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一个好的思想,胜过千军万马。

阳城煤矿综采一区为提高全体职工节约意识,专门把思想宣传教育工作作为起好步的关键环节。该工区由区长辛光明、支部书记李强亲自挂帅,积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活动,使工区职工充分认清2014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他们利用每月一次的区务会、班班都有的班前会和QQ群、飞信等方式对矿井节支降耗政策和区队相关奖惩制度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将考核奖惩细化至单个班组,以“师带徒”和“技能比武”为抓手,把思想统一到了“节支降耗,就是增加工资”,“提质增效,就是增加收入”等节约理念上来,进一步增强了“质量、节约、效益”意识,为节支降耗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了思想基础。

进入2014年,国内煤炭市场丝毫没有回暖的迹象,寒意更甚、困难加剧。这是最残酷的现实。

“煤炭黄金十年不再,降低成本成为行业上下共识。”这是济宁矿业集团总经理张广宇在接受齐鲁晚报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顺理成章地成了应对此次“寒冬”的杀手锏。大家都清楚了这一点,凝聚力就有了,心就齐了。为了加快节约型区队建设步伐,综采一区充分利用区务会、班前会、QQ群、飞信等方式,组织职工代表畅谈设备维护成本账,对比机电设备投入账,细算物料回收复用效益账,切实把当前的形势讲清、压力讲明、任务讲透,使工区全体人员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成本困难及节支降耗对企业发展的重要程度和现实意义。俗话说:“锅里有了,碗里才有。”企业是一个的整体,也是一个家庭,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全体干部职工共同来浇灌维护,企业的效益也是靠全体干部职工共同来经营创造。企业生存发展好了,大家才能在企业生存发展中享受各种优厚待遇,企业的效益好了,大家也才能拿到更多的钱。

而面对严峻的煤炭形势,只有降本增效才能适者生存。为此,阳城煤矿综采一区强化职工节约意识,独辟蹊径,他们把材料价格印制在牌板上,美名其曰:综采工作面常用材料价格一览表,挂在施工现场和物料码放区(目前,这一做法已在阳城煤矿全面推广),进出工作地点、运送使用物料的人都可以看到,牌板分为油类、机电类和生产类,对易耗物品规格、单价等详细列举,让职工看得明白,记得清楚,用得仔细。一个锚杆推进器66元,以前用完随处放,经常埋在煤堆,造成丢失浪费。工区做好专门的放置推进器的箱子固定在帮部,大家很自觉地使用完后及时插放在箱子上,便于使用,减少丢失浪费。职工的节约意识日渐增强。

据阳城煤矿综采一区支部书记李强介绍,综采一区于2010年底以阳城煤矿综采工区为班底组建,是一个平均年龄仅有29岁,充满朝气和上进心的青年队伍。2013年综采一区通过持续内部加压,实施精细化管理,一举斩获多项管理成果,被评为阳城煤矿“先进单位”;阳城煤矿“优秀党支部”、“优秀团支部”;集团公司“先进党支部”、“标杆区队”、“红旗团支部”;汶上县“先进单位”;济宁市煤炭局“十佳区队”。同时,该工区还为集团公司其他企业培育输出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值得一提的是,该工区一年内先后有6人被聘任为区长、副区长、主管技术员、安全科副科长、跟班技术员等职务,10余人走上了班组长管理岗位,成为支撑采煤一线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健全奖惩制度,强化考核严内控

节支降耗需要全体职工亲力亲为,更需要执行得力的管理机制做保障。为了激发一线职工节支降耗的积极性,综采一区制定了《综采一区节支降耗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出台过程全部来源于一线工作现场,并指导一线职工现场工作:

每班派专人对上下顺柱鞋(道头以里)进行现场交接,上顺由看机尾人员交接,下顺由转载机司机交接,丢失一块扣班组500分,挂罚班长、验收员各100分。如班长未安排人交接,扣班长100分。

人为因素损坏单体一棵扣责任人500分,并挂罚班长100分。验收员不落实,则扣验收员100分。

验收员负责对旧柱阀的收集,旧柱阀严禁乱丢,发现一次扣责任人100分,如带到井上则加50/个。

工作面两端头架棚用工字钢及大板,回完关门后必须全部回收,如因条件限制确实无法回出,需经跟班区长鉴定,否则每根工字钢扣100分,大板50分。

两端头需加强支护上工字钢时,只准上旧工字钢,严禁上未使用的新工字钢(如无旧工字钢除外),否则一次扣罚100分。

两端头联网标准:上端头联网长度为4.5,即三组支架宽,两块金属网重叠使用;下端头联网长度为6,即四组支架宽,两网错开1.5,新网与新网搭接长度为0.2

严禁私自剪未使用的新金属网,发现一次扣200分。

进机尾、机头割出的旧锚杆必须全部捡出并回收,严禁丢入老塘,一经发现对责任人扣100/根。

起道后,道板、道夹板、道钉等回收必须达到矿规定的要求,即道板70%,道轨100%,夹板100%,道钉85%。如达不到回收率则对责任人进行50-200分的处罚。

为进一步落实经济责任制,控制材料消耗,降低吨煤成本,综采一区从工具房管理、支护材料消耗和综机配件消耗三方面制定工区内部管理制度。在采访中得知,他们的考核管理已经延伸到了单个物料的使用和维护:

两巷柱鞋煤壁5米以内均用防倒绳吊挂好,凡正常生产丢失柱鞋的对班组扣500/块,验收员严格落实到台账上,凡不进行落实的,直接落实到验收员。

各班组损坏一棵单体扣班组1000分,损坏风镐扣班组500分,损坏风泵扣班组1000分,损坏经纬网扣300/块。

两巷大板、道木、旧π型钢能够回收的及时回收,凡不回收的一律对班组进行扣分——大板10/块、道木5/块、旧π型钢50/根。

两巷起道时,道钉和道夹板及时回收,凡是不回收的对班组扣分,道钉5/个,道夹板10/副。

井下回撤配件物料如能修复,可打上井进行修复重新利用,每修复一件,对维修人员加100-500分……

另外,根据年初集团公司和矿发展改革规划方案提出的具体要求,综采一区从改革健全量化考核体制入手,强化责任目标落实考核,建立《综采一区综合考核奖惩条例》。该《条例》包含722460余项考核细则。形成了横向全面覆盖,纵向精确到点的考核系统。同时,工区成功引入量化考评机制,按月考核。以每月组织生产30天、四六制作业方式计算,将细化到120个单班考核。包括安全生产、A级评估、工程质量、生产任务、机电影响、煤质效益、措施标准落实等7项考核内容。量化考评明确奖惩范畴,汇总统计各项指标后进行区务会总结通报,实现区队月度周期管理效能的综合评估,起着查缺补漏、激励引导和严内控的重要作用。

主动挖潜增效,修旧利废实打实

综采一区技术员邵长凯告诉记者,生产材料回收是节支降耗中的关键环节,而恰恰成为阳城煤矿1302孤岛工作面回采的一大难点,出于压力大、巷道变形等原因造成支护材料极难回收。他们发掘一切有利条件,利用巷道超前液压支架有效顶板控制面积大、支护强度高的特点,结合布设加密单体支护方式,对巷道超前液压支架区域的支护强度进行重新计算比对,发现具备拉移超前支架前回收部分π形钢的条件。利用此方式回收支护材料,仍能够保证超前范围内的支护强度,可将支护材料回收率提高50%,每根3.4m长的π形钢价格为500元,预计回收700根,节约材料费用35万元。同时简化了支护方式,利于现场安全生产和劳动组织,实现较大的安全、经济效益。

下面是我抄录的综采一区两项小改小革项目:

泵站启停与电站联锁改造。1302面泵站与电站是分开的,工作面支架上高压胶管损坏时,需要紧急停泵,避免管子伤人或乳化液的流失,以往是电站先用扩音电话或打电话联系泵站停泵,最少用去1分钟的时间,既不安全也造成乳化液流失。而使用联锁关系,用电站控制台接点来控制乳化液停,泵站启动时,若不启动电站的接点,泵站无法开启,安全性大大提高。经过改造后,电站可以停泵,泵站启动时必须电站启动操作台,避免因误操作带来安全隐患,也避免了乳化液浪费。其好处便是大大减少了乳化液的流失,按照最大流失量计算:一根Ф38胶管坏,一分钟会浪费乳化油160千克,折合材料费1400元;按照以往一个月内最多更换Ф38的胶管18根,Ф19胶管更换28根计算,改造后避免乳化液流失一项每月能节省44800元。

1304面超前支护内管路拖移装置。从机尾往外共100m,把加工的u型卡卡在π型钢上,上方固定Ф12mm钢丝绳,用1t铁滑车吊挂Ф51管路,每次推完机尾后将多余的高压胶管可用推动铁滑车的方式将机尾高压胶管成S型吊挂,减少了高压胶管拖地被挤坏的风险。原来一个工作面因挤伤而损坏的Ф51高压胶管约20根,每根1470元,共计节省材料费29400元。

采访时,记者还在综采一区见到了几个即将复用的操作手把,该工区机电副区长王超介绍说,原有操作手把磨损以后,直接更换新的,磨损严重的手把全部废弃,造成材料的浪费。你看,操作手把磨损严重的位置是与顶杆摩擦出凸点部位,现在使用耐磨焊条进行加固,可以重新使用。根据磨损程度不同在顶杆下压处焊接1mm-3mm的焊点,确保顶杆行程满足使用要求。有的顶杆头处磨损严重也可以增厚手把焊接点,这样一来,就可以大量减少顶杆和手把的更换量。大手把40元一个,小手把20元一个。510至今更换大手把50个,小手把60个,共计节省了3200元,预计年节省25600元。

“还有一个巧用千斤顶的事也值得说,由于地压大的原因,部分柱鞋被压到了底板以下1m处,如果单靠人力很难取出他们,只能选择丢弃。而如今,我们利用千斤顶改造项目往外吊柱鞋,既方便实用,又大大增加了回收率,柱鞋还能接着复用,又能省一笔钱。”王超补充说。

注重习惯养成,节约行为成自觉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一种做好事的习惯。

的确,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和惯性。只有主动去改变潜意识,才有可能发生改变。为此,综采一区严格执行区务会制度,按月召开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例会,并形成会议纪要,下发到各班组,便于统一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与此同时,他们把近段时间工作中好的节支降耗方法和技巧进行归纳总结,通过班前会、QQ群、飞信等方式广泛传教,进一步增强职工节能降耗、节支增效的思想意识,在工区上下营造出处处讲节约、人人懂降耗的良好氛围,督促职工自觉进入节约角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而在具体工作中,他们则结合工作和现场实际坚持标准化管理:

物料码放标准化——1302工作面现场使用自主加工标准物料架,物料码放统一限高为0.8m,且全部达到防冲固定要求。

牌版吊挂标准化——工作面巷道所有牌版吊挂呈一条直线,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能归类集中的全部集中吊挂,达到标准统一。

工作流程标准化——为提高职工现场操作规范性,形成作业流程化。现场为职工配备了常规工作与特殊工作执行卡,卡片注明了工作规范和隐患排查重点,方便职工携带和遵章操作。

价格公布标准化——现场物料、配件码放位置均设置了物资价格牌板,所有在用物料、配件明码标价,以提高职工节支降耗的意识。

不仅如此,为节省工区的办公费用,综采一区今年将废旧牌板(大的50/块,小的20/块)重复利用,使用户外写真纸替换废旧牌板贴面(1.50/张),每块牌板节省18.5元,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工区省出1.6万元。

综采一区检修班班长张秀龙告诉记者,他们对孤岛工作面超前端头架操作阀组进行了优化改造。1302孤岛工作面超前端头支架受两顺槽压力大鼓帮严重影响,拉移时经常刮坏操作阀和煤帮侧的金属网,将原来的11个片阀改造成6个,大大减少了操作阀组的长度,减少了设备和金属网的损坏。不用的片阀拆掉,便于操作,把原来的长度缩小一半,减少了设备损坏。拆下来的片阀可以作为备品配件,减少了材料消耗,一个操作阀组4000元,减少一半,节省2000元的配件,两顺槽共14个操作阀组,共节省28000元的材料费用。

张秀龙还告诉记者,废旧链接环(前后部)也可以进行二次使用,用于支架拉后溜时使用,节省5吨卸扣使用,而且使用废旧链接环强度远远大于5吨的卸扣,一次性就得用134个,可以节省5200多元呢!现如今,我们检修班职工都不自觉地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下班后不回济宁,就到矿上的废旧物资回收站里去“淘宝”,寻找那些被遗弃而又可利用的配件……

记者感叹,由阳城煤矿综采一区的这一系列“抠门经济学”可知,节支降耗工作来不得半点浮夸,就是要做细、做实、做久,才能真正实现人人都是利润源,处处都是增效点。

物料码放

职工正在擦拭的,就是使用户外写真纸替换废旧牌板贴面

修旧利废后,能够复用的操作手把

综采工作面常用材料价格一览表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