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那年,父亲为了养活家选择了煤矿工人这个职业,农村长大的我在我们村是为数不多能穿着新衣服,偶尔吃顿肉的孩子,小时候的我因为有个煤矿工人的爸爸而感到骄傲。
学生时期寒暑假去父亲工作的地方住上几天是我最期待也是最开心的日子,在落陵煤矿我喜欢那种小城市般的生活环境,能感受到家属院里亲邻友善的和睦气氛,也看到了北工地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在成长的岁月里我从父亲那里听到了不少落陵煤矿、济矿集团的故事,特别是在父亲调入运河煤矿后我听到了印象最深、触动最大的故事:在生产经营的黄金时期,落陵煤矿的前辈们却忧心忡忡、思虑万千,他们想到了十年之后矿工的生存状态,并果断实施以小矿建大矿的策略,高效建设了年生产能力150万吨的运河煤矿,分流职工1900多人,让5000名职工家属的小康生活有了保障,并于2001年成立了济矿集团。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济矿集团是有远大梦想的企业,也是从那时起我也有了自己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新时代的煤矿工人。
2008年8月从山东科技大学采矿专业毕业后,怀揣着梦想的我顺利分配到了济矿集团霄云煤矿工作。那时候正值煤矿行业的黄金时期,济矿已经发展壮大,阳城煤电并网发电、花园煤矿建成投产、安居煤矿顺利复工,民生煤化、民生热能等一批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我所在的霄云煤矿基建工程也在快速推进。大多数职工已经离开落陵煤矿的职工宿舍在济宁市里买了房子。像我这样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很是羡慕,买房结婚也成了我当时的迫切梦想。记得在迎接新工人的见面会上有位领导说到:济矿集团是你们正确的选择,集团公司的发展将会提供更好更大的平台,等着你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买房结婚很快就会变成现实。果不其然,我在2010年结婚并买了新房,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们也都在三、五年内买了房子组成了自己的家庭。在集团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背景下,我顺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并开始了下一步的梦想规划,为了节假日出行方便我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进入2012年随着煤矿企业的寒冬逐渐来临,面临困境煤炭企业势必要关掉一批、转型一批、发展一批。我对未来陷入了迷惘,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企业能撑的住吗?撑不住倒闭了我该何去何从?我是否先辞职跳槽换个工作?换了工作待遇会比现在好吗?自己规划的梦想是否还能实现?……带着疑惑和不安我慢慢发现,在如此逆境中企业却依然没有改变发展的梦想。集团公司以“双提双创”为主线、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降本增效为着力点从8个方面开源挖潜,有效缓解了煤价下滑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煤炭行业低迷期企业没有亏损、没有欠款、没有库存、没有拖欠工资,发展规划的“三个园区、一个中心、一个基地”的产业布局竟然在逆境中均取得了较好的进展。而我在学习了《华为的冬天》、经历了“解放思想、转变作风、跨越发展大讨论”等一系列活动后思想逐渐得到了转变,身边的职工也都认清了形势,在逆境中团结一致,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部署和要求经受住考验、度过了难关,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济矿集团成了发展壮大的那一批。别的不说,就拿霄云煤矿的停车场作为例子,随着该矿近两年产量效益的提高,工资待遇也逐渐增加,原本宽敞的停车场已经不能满足职工的需求,矿门口也“不得已”划上了停车位,出现这样的局面也有我的“功劳”。
梦想的逐步实现,没有让集团公司过多停留在成功的喜悦上,而是进一步规划了更高更远的梦想。总体产业布局由原来的“311”扩增为“511”逐渐改变单一产业、单一赢利的模式,尽快实现转型升级的新突破;制定了211发展目标(资产总额达到2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实现利润10亿元)等等。随着集团公司的发展,我身边的同事也开始有了行动,为了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又购买一套学区房,收入高了、政策也放开了、再养个孩子……这些也是我现在的梦想。我知道,以后我还会有更高、更远的梦想,我也肯定,只要我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与企业齐心协力、同甘共苦,济矿梦,我的梦就会更加美好!
■ 霄云煤矿 苗自强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