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过学习《负债42亿,一代“鞋王”宣告破产: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一文,感触颇深。若有一天,当习以为常的工作开始用机器和人工智能来代替我们的劳作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很久之前看到过这样一篇新闻,某地政府为人民做好事,取消了所有路桥的收费站,得到了绝大多数人员的支持,但收费站的人却集中去找领导讨要说法。其中一位大姐说:“我今年36岁了,我的青春全部都给了收费事业,我现在什么都不会,也没有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别的工作了,接下来的生活我应该怎么活?”这位大姐说的慷慨激昂,振振有词,有理有据,但我听的却是不寒而栗。
我思考,随着社会人性化、便民化的发展,取消收费站只是改革大潮中的很小的一个方面。36岁的大姐一头雾水感慨着世事无常,的确可悲。其实究其根本,并非岁月不在静好,而是她缺少了居安思危的意识,端着看似稳定的“铁饭碗”却浪费大把的年华。人往往在那些看似很稳定的工作环境中拥有所谓的安全感,而人一旦有了安全感,就缺少了奋斗的动力,容易在舒适的工作节奏中迷失自我。
而煤炭行业,何尝不是一种壮士断腕式的悲壮。煤矿行业走过了百年的岁月,一代代人为此奉献出一辈子的青春年华。当今阶段,我们可以熟练的操作各类机械设备,我们可以使用灵活的单轨吊代替陈旧的绞车设备,我们可以使用性能良好的采煤机取代打眼放炮,也坦然享受着带给我们的便利。但先于我们十年、二十年的前辈们可否能理解,又是否能够熟练使用?甚至是很多器械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时代迅猛发展,同理,再过五年、十年或者远小于这个时间段,我们又能否胜任未来煤矿行业所要求的技能要求?我们是否能够跟上这个行业发展的步伐?
我还在上初中的时候,手机开始畅销。当我进入到了大学阶段,满校园的学生都在用诺基亚手机,但现在大街上已经几乎消失了踪迹,经典从开始流行到出局淘汰,也仅仅是几年的光阴。
未来的煤炭行业,我们可以大胆想象,远程操作、无人开采、人工智能,或许仅仅需要地面的职工按动一两个按钮,煤炭便能源源不断的从地下输送上来......所有的一切或许现在的我们还不能理解,但我们需要勇气去大胆想象,只有敢想,我们才有去做的努力。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一直稳定的工作,真正的稳定,不是你在一成不变中拥抱“铁饭碗”,而是不管行业如何变化,都能从容应对。
再回到收费站的那位大姐,大姐说到:我今年36岁了,学不了什么别的工作了。其实,并非她学不了,而是内心并没有下定决心,36岁如何,63岁又如何,只要内心坚定,没有什么是学不了的。
不管你的生活现在过得是焦虑还是安逸,都请你在静下心的时候问一问自己:我该如何追上这个时代的脚步?
■安居煤矿 李猛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