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18时10分许,江苏省无锡市312国道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备受关注。
事件发生后,各地媒体争相报道,群众激愤,誓要严惩相关责任人,告慰无辜死难者,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网络也陆续推出了众多防范技能。
无论从源头、动因和监管过程中都做出了针对性对策,的确是治病救人的良方。但有一种告诫是我最不想看到的但却已经被善意的提醒出来,“某媒体告诫大众要远离高架桥,不要桥下长时间驻停……”
我突然联想到了一个事件。6月22日凌晨的大连某街头,一女孩在回家途中被陌生男子殴打,最后女孩拨打110报警。所幸的是,女孩没有生命危险,经医院诊治为脸部软组织挫伤,已经出院。后续警方找到了涉案男子,给与严惩。
事后,有媒体第一时间发起投票:女子夜晚出门怎样做更安全?选项分别是晚上九点以后不出门、晚上出门有人陪同、走大路,不走偏僻小路等。他们似乎都下意识地从女性的角度去找问题,想解决措施。但这背后都基于一种好奇怪的逻辑:只要把受害者和危险源分隔开来,就可以防止此类事件发生。到底是谁错了?
既然犯罪者是男性,那为什么不限制男性出门,却要实施针对女性的宵禁?既然是车辆超重行驶的原因,那为什么不再加强对相关手续排查的力度,却要大家远离高架桥?看似在保护大家,其实是在不平等中放纵施害者。 最好的防范只有一个:让责任人受到应有的处罚。
作为我们安全管理工作者,煤矿生产,安全为天,如何保障从业职工的安全是每一个企业、每一名管理人员的首要天职。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生产形势,我们亦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效果的确斐然。现在联想以上事件,其实并非影射我们的安全管理不优,而是想去给大家灌输一种安全管理理念:最好的安全管理方法就是既宣传正面的防护措施,更重要的是让犯错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安居煤矿 李猛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