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职工文苑

职工文苑

融汇四海 能济天下

君子理应如兰

2021-02-05 责任编辑:管理员

父亲甚爱养花,尤其爱养兰花。每逢岁末都会添置两盆兰花,有的是从花友那里淘换过来的,有的是花棚外被扔掉奄奄一息的,都不是名贵品种,可他却如获珍宝。我问他为何如此喜欢兰花?父亲回答道:“兰花的姿态美啊!没有张扬的花、叶,却有质朴文静的气质。”他有时也会嘱咐我“兰花品格高雅,素洁,是花中君子。做人理应如兰!”

每当有人看到满屋子兰花,羡慕地说道:“兰花好看是好看,但是不好养,太娇气!”父亲每每笑着摇头“养兰要用心!”父亲在土壤、肥料、湿度、光照上总能把控的游刃有余。由于兰花品种很多,几乎每个季节我家都能看到盛开的兰花,一朵朵犹如坠落兰花丛中的蝴蝶仙子。每到快开花的季节,他总是守着花骨朵一直到深夜,唯恐错过那绽放的瞬间,真是“只恐夜深花睡去”啊!兰的香不亏是王者之香,韩愈用“扬扬其香”来形容真是太贴切,是那种洒脱、有风范、不容侵犯的香,但是刻意去嗅,它又倏忽不见,“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母亲对父亲养兰颇有微词,可她又在父亲出差时对兰花颇有照顾,还偶尔偷偷跟我说:“你父亲身上也有一股子‘兰香’!”其实我知道母亲的心,她是心疼父亲费神,毕竟因为姥姥姥爷双目失明,父亲是两个家的顶梁柱。他一个人,挑起了繁重的工作和两家农活,而舅舅又从小体弱多病,也是父亲趁着冬季农活不多时带着他跑南跑北地看病。

可母亲越是心疼父亲,父亲却有操不完的“闲心”。有一年春节前,一位老人徒步走到我家,我和弟弟很诧异,看不出来这是哪家来的亲戚?妈妈边忙活着烧水、倒茶,边跟我们讲老人的故事。原来,老人的儿子因为犯罪入狱,儿媳提出离婚,老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便好几次徘徊在监狱接见室门口。当狱警的父亲知道后,他一边鼓励在监狱里服刑的老人之子好好改造,一边多次家访劝慰老人儿媳再给服刑人员一次机会,还联系村里帮她购置了织毛衣的机器,使其能独立支撑家里的生计。老人和父亲在堂屋里拉呱,他黑黢黢的满是皴裂口子的手,拉着我父亲的手,久久不松开。老人辞别时,父亲见我和弟弟眼瞅着那篮子花生,只得留下了。可我俩吃花生时,发现了篮子里还有一个手帕,手帕里是零零散散的纸币。父亲二话没说就推起车子离家,半晌方回。原来,他一路骑车将送老人到了家,才将那个手帕和钱塞进了老人的手里。

过了两日,逢集。很少赶集的父亲,让我去集市上买两双加厚羊毛袜,说是骑车送老人时,老人提到儿子经常冻脚时,哭了。

“幽兰香飘远,蕙草留芳根”。又是一年团圆时,父亲已离开我们五年之久了。可每逢春节,我还是习惯带着两盆兰花回娘家。在郁郁的花草丛中,似乎那一室芝兰如君子之风,涤荡着尘世,芳香馨人间。而我心里,也始终住着那句“君子理应如兰”。

■金桥煤矿  宋士伟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