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霄云煤矿在资源开发、科技创新、矿山环境、和谐发展等方面协同发力,以“绿色能源‘光伏车棚+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为强劲“引擎”,共建共享,打造“安全高效、和谐稳定”的矿山发展环境。
办实事、解难题,实现职工“满电回家的愿望”
随着霄云煤矿光伏车棚发电项目运行以来,一些开新能源汽车上下班的职工,不再局限于在家才能充电的状态,他们在矿也能随时充电。该“惠民工程”项目实现了职工“满电回家的愿望”,前期一经建设完成,就获得了职工的一致好评。
霄云煤矿建设光伏车棚发电项目
据机电科负责人介绍,该绿色能源项目共分为两期,均采用“自发用电、余电上网”的运行方式,自2020年10月1日投入运行以来,为该矿提供绿色清洁发电共计2772489度,节约电费30余万元。
该项目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倡导使用绿色清洁能源的政策,由霄云煤矿和济矿中圣清洁能源公司联合建设。项目前期利用该矿8000㎡地面停车场,安装建设了800KWp光伏车棚和新能源智能充电桩,直接解决了部分职工对新能源汽车充电的需求。项目后期利用该矿维修车间、料棚剩余屋顶和生活福利楼屋顶建成400 KWp晶澳组件,这是该矿继800KWp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之后的又一绿色能源项目,实现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理念。
同时,该矿还对14000㎡的地面停车场重新规划,安设了6套双插头智能充电桩,新增停车位150多个,有效缓解新能源车充电、停车位少、车辆经受暴晒雨淋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职工“幸福指数”。
“光伏+车棚”,让出行的每一步都是“绿色”
“点赞!‘光伏+车棚’停车、充电真方便,既解决了职工‘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还有效避免了职工车辆长期在阳光下暴晒。”机修厂职工郝代明高兴地说。
职工通过光伏车棚给车辆充电
因为充电方便,很多职工都购买了新能源汽车。光伏车棚的建设使用,极大地方便了职工的出行,也提高了职工的生活水平;光伏车棚凭借其“节能、环保、安全”等优点,受到了职工的一度“热捧”。
该矿结合光伏发电技术,充分利用棚顶原本闲置的空间,全覆盖式安装光伏车棚,真正实现了棚顶光伏发电,棚下停车充电的目标;把新能源发展建设与“为职工办实事”活动相结合,既推进了新能源开发建设,又为职工解决了实际困难,让出行的每一步都是“绿色”。
构建和谐矿山,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该矿多措并举,大力开展“为职工办实事”活动,把职工的“关注点”当成“着力点”,不断优化职工“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条件,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满足广大职工的服装“绣号”需求,该矿购买了“全自动智能绣号机”,充分调动女工“干事”的积极性,要求洗衣房全员学习绣号机的使用说明、操作规程及保养维护等知识,并通过“实战考核”,确保全员掌握绣号机的相关业务,以便及时为广大职工的工作服“绣号”。
食堂为职工推出特色“愿望餐”
“虎皮蛋糕真好吃,色泽金黄、香甜软糯,吃到嘴里,甜到心里。”一位后勤女职工高兴地说。
该矿根据季节特点和职工口味变化,为职工推出了特色“愿望餐”,为职工制作了经典款“虎皮蛋糕”,满足了广大职工的味蕾;广泛开展食堂满意度测评活动,认真听取职工反映的意见,并及时反馈,在保证热饭、热菜、热汤的基础上,推出低盐少油、减脂降糖的“健康关爱餐”,全力保障职工“舌尖上的安全”。
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打造党史学习新阵地,该矿在职工宿舍开通了享TV平台,高清的电视画面、优质的音频效果、丰富的节目内容,不仅让职工住的舒心,还激发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掀起了一阵学习热潮;不仅让职工“住有所宜”,还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化为前进的动力,为企业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霄云煤矿坚持以“我为职工办实事”为导向,以“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起奔”为支撑,以“光伏车棚”为导火索,为职工打造“温暖高效、温情有力”的和谐矿山环境,让职工切身感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进而凝心聚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图丨孙亚曼 孙来运(霄云煤矿)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