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阳城二号井8301掘进工作面传来捷报——历经5天连续攻坚,带式输送机“小转弯装置”完成安装调试并成功投用,一举破解巷道转弯运输“卡脖子”难题,为矿井高效运输体系建设写下关键一笔。
长期以来,井下巷道转弯处的煤矸运输,一直依赖多台输送机搭接完成,不仅设备占用空间大、维护成本高,更常因皮带跑偏等问题制约运输效能。此次引进的DSJ100/80/2*110KW型装置,由转向滚筒、改向机架等核心组件构成,通过精密配合实现0°—15°灵活调整,且能与现有各规格输送机无缝适配,从根本上简化了运输链路。
面对井下空间受限、需保障正常生产的双重挑战,机电技术科提前7天完成方案论证,创新采用“分段施工、错峰作业”模式,将施工区域划分为5个工段,利用生产间隙精准校准23项核心参数以保障运行精度,通过转向点精确定位、安装架对称布置、弧形过渡设计等技术细节,确保新装置与原有系统完美衔接。
投用数据显示,该装置使皮带运输系统可靠性及运输效率提升30%,减少了设备投入及专职岗位设置,显著降低运维成本与劳动强度。正如机电矿长刘金伟所言,这项技术突破有效解决了我矿巷道转弯运输的瓶颈问题,为提升掘进效率、优化运输系统提供了切实支撑。
文/图丨郭忠伟 任德宁(阳城二号井)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