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智慧新钢充分发挥其位于临港智慧制造基地的区位与技术双重优势,聚焦加工业务提质增效,通过智能化升级、产业链协同及市场拓展等举措,推动加工业务实现稳步增长,1-6月份共完成加工业务近5万吨,为区域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济宁能源集团布局临港钢铁经济圈的核心载体,智慧新钢临港智慧制造基地凭借紧邻跃进港港口的地理优势,打通了原材料集采、加工生产与钢材分销的高效通道,大幅降低了钢材采购成本、物流成本与周转周期。在此基础上,智慧新钢持续加码智能化加工设备投入,引入激光切割、数控折弯、精密焊接等先进生产线,配备智能调度系统与用友数字平台,实现加工过程全流程中控调度、可视化、精准化管控,实现加工精度与生产效率的双提升,可满足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等多领域对高端钢材加工的定制化需求。
为进一步释放加工能力,智慧新钢深化产业链协同,一方面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确保高强度钢、特种合金等优质原材料稳定供应;另一方面与下游制造企业共建“加工+配送”一体化服务模式,提供从钢材剪切、焊接成型到成品配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智慧新钢正在打造“贸易引领、加工支撑、金融赋能”的闭环生态,已与40余家知名钢企、钢贸商、平台及本地企业达成合作并进行签约,形成“钢厂—共享平台—用钢企业”的闭环合作网络。如山钢、日钢的板材,通过智慧新钢共享加工中心提供关键裁剪、预处理服务,直达经典重工、东宏管业的生产线,让钢材流通更高效,制造企业轻装上阵。
下一步,智慧新钢将以业务团队分组形式开展行动,聚焦济宁周边两百公里范围内的制造业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拜访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展新客户。下半年计划新增加工客户50家,如与徐工集团在前期斗壁板、开平、纵剪、焊接加工业务合作基础上,增加切割下料、折弯多工序结构件合作;与太阳耐磨拓展新型材料激光切割加工业务;与长城重工以焊接结构件为业务突破口,合作车用结构件业务,月需求量400-500套;与国动科技新增拓展船舶分段加工业务等,预计以上合计每月增量3000吨。
随着加工规模的扩大,智慧新钢正带动跃进港周边区域形成“钢材加工—物流配送—结构件制造”的产业集群。智慧新钢的实践为区域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临港智慧制造”济宁能源方案,未来将持续释放“钢材加工、贸易枢纽”效应,助力济宁市乃至鲁西南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文/图丨杨海波(融汇物产)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