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花园煤矿以“安全至上、科技赋能”为核心理念,通过技术创新破解安全生产痛点,资源整合实现安全效益最大化,成功完成了35kV变电所应急供电系统的升级改造。该矿通过引入直供副井绞车+通风机房+井下模式,大幅提升了应急供电的可靠性,构筑了坚不可摧的应急供电安全屏障。
直供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应急电源车需通过35kV变电所中转供电的固有缺陷,该模式可能导致应急电源在变电所发生故障时失效。花园煤矿打破常规,创新性地实施了三端直供技术路径。这一路径重构了供电线路,绕过了变电所,彻底消除了中间环节的故障传递风险;通过采用独立高压开关柜的“直接投切”技术,将应急电源的接入时间从原来的20分钟缩短至8分钟,极大提升了响应速度;同时,通过构建应急供电“孤岛系统”,确保了在主电网故障情况下,关键设备仍能持续运行,构建了“零风险”的应急体系。
在资源整合方面,花园煤矿坚持“安全投入优先、成本管控精细”的原则,通过深度挖掘资源潜力,实现了安全与经济的双赢。空间资源再利用方面,该矿利用通风机房的冗余空间,嵌入式安装高压柜,节省了预制舱的占地及采购成本,减少了20万元的支出;在人力方面,通过组建跨专业攻坚小组,实现了高压柜的自主调试,释放了15万元的外包费用;在物资循环利用方面,花园煤矿创新性地采用退役电缆进行再利用,经过绝缘层修复,其性能达到了新缆的标准,减少了50%的材料浪费,不仅节约了成本,也体现了环保的理念。
改造工程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安全效益。应急供电系统可用率提升了14个百分点,达到了99%以上;应急电源的接入时间缩短了60%,为井下安全撤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通过资源整合累计节约成本35万元,实现了安全投入的高效转化,进一步凸显了经济与安全的双重价值。
“此次改造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通过直供模式消除了应急供电的最后一公里风险,让科技真正成为矿工安全的守护者。”花园煤矿机电矿长罗上表示。
文/图丨仇文 张召坡(花园煤矿)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