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岛大学毕业的张心怡,看多了大海上的航船,对内河航运却一无所知。
来到跃进港的第一天,张心怡就被“师傅”带到了码头前沿:“看,这里是封闭堆场、这里是集装箱泊位,这些橙色集装箱是济宁港航自制的箱体,正在抓举箱子的是正面吊,远处高高的是龙门吊.....只有了解港口,才能做好港口财务管理。”看着穿梭往来的车辆和船只,张心怡才真正意识到:原来每天在新闻里听到的“港口吞吐”,财务报表里的“主营业务收入”,就是这样实实在在忙出来的啊!
“心怡,职工技能大赛装载机项目在跃进港举行,你来当计分员,正好观摩一下铲车司机们的驾驶水平。”第一次参与到这样的工作中,张心怡是紧张又兴奋,不过比赛一开始,她的全部注意力都聚焦在装载机的轮子上了,看着这庞大的轮子不管是车辆平稳起步、快速后退还是匀速搬运,始终与锥桶保持着紧密又安全的间隙。特别是看到司机们驾驶着装载机,用前端的长杆成功完成对φ30mm的螺丝帽“穿针引线”时,她兴奋地鼓掌喝彩,那一刻,她对”熟能生巧“有了更具象化的认识,对平凡工作上不平凡的成绩更深刻的理解,对港口一线工人生出了满满的敬意。
在跃进港轮岗计划的指引下,张心怡先后去了财务部、生产机电技术部和跃进港物贸公司。在生产调度中心轮岗时,她跟着调度员学习如何根据船舶到港时间、货物种类和库存情况,高效地安排门机、泊位和人力,深刻体会到每一个环节的顺畅衔接都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港口的运转效率。在物贸公司她跟着同事学习如何对接客户、处理业务询价、核算费用以及管理合同流程。她尝试着将自己轮岗时看到的生产现场情况与商务条款联系起来,明白了客户的每一个需求最终都会转化为现场一个个具体的操作指令。
在跃进港大家庭工作已近2个月,张心怡开始能把大学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眼前的一个个岗位联系起来,也更能理解每个部门是如何协作支撑起整个港口的运转,将曾经书本上密密麻麻字和实际工作中业务能力进行了有效地链接:理论是基础,实践是关键,技能是根本。
在紧张的工作间隙,张心怡偶尔还会想起装载机比赛时那位“穿针引线”师傅完成比赛时的笑容,想起安全巡查时老师傅那句“安全无小事”。这些细节让她觉得,自己真的慢慢融进了这个忙碌却充满温度的地方。
文/图丨孟冉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