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6名本科及研究生新员工加入鑫能热电,为企业注入新生力量。如何让“新苗”快速扎根岗位、实现成长,成为公司人才战略的关键课题。鑫能热电以“青蓝结对”帮扶计划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双导师”精准护航,破解入职适应难题
区别于传统“放养式”入职,本次“青蓝结对”的核心亮点在于“二对一”双导师配置。公司结合新员工专业背景与性格特质,先完成精准定岗,再为每人配备两名导师:业务导师深耕专业领域,手把手传授实操技能、指导工作落地;生活导师聚焦人文关怀,及时解决住宿、通勤等生活难题,疏导入职适应期的心理压力,全方位助力新员工“稳心、安业”。
为让帮扶不流于形式,公司举行了庄重的师徒合同签订仪式。合同中明确导师“传、帮、带”的具体职责,也敲定新员工阶段性学习目标,并同步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将培养过程从“口头约定”转化为“制度规范”,让“青蓝工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闭环监督+人文关怀,筑牢成长保障防线
“每周一汇报”机制成为新员工成长的“加速器”。业务导师每周定期向公司主要领导反馈新员工的业务进展、思想动态及待解决问题,并开展阶段性考核,既让公司领导实时掌握新生力量成长轨迹,也倒逼培养计划高效落地,形成“公司关注、导师尽责、新人发力”的良性闭环。
公司还通过定期召开新员工座谈会,搭建“零距离”沟通桥梁。会上,新员工可畅聊入职感受、提出工作建议,公司领导则现场答疑解惑、倾听需求,用开放包容的氛围增强新员工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让人才培养不止于“技能输送”,更有“情感共鸣”。
“名师高徒”显实力,新苗岗位展露锋芒
在业务导师的精准指导与个人刻苦努力下,3名新员工仅用试用期(3个月)便先后成功考取“特种作业高、低压电工作业”双操作证及电站锅炉司炉证——这一速度刷新了公司新员工取证最快纪录,不仅证明了“青蓝结对”的实效,更让他们具备了独立上岗、参与核心工作的资格。
“青蓝结对”计划中的新员工于各自岗位上崭露头角,他们依托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迅速掌握的实操技能,积极投身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助力公司高效攻克施工过程中遭遇的多项技术难题,有效缩短了项目关键节点的推进周期,为整个工程的顺利竣工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也使“名师高徒”的培养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
建强体系夯基础,人才赋能企业发展
此次“青蓝结对”计划,不仅是一次成功的人才培养实践,更标志着鑫能热电新员工培养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型——通过系统化、制度化、人性化的体系搭建,加速了新员工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角色转换,更在公司内部营造出“尊重技能、传承经验、关爱人才”的良好氛围,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梯队,彰显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前瞻性与人文关怀。
此外,鑫能热电为每位员工建立专属数据库,记录技能提升、项目经历、考核成绩等信息,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路径,结合能源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与公司战略需求,在培训中增加“智能运维技术”“新能源应用”等前沿内容,确保员工技能“跟得上行业发展”,通过跨部门、跨专业的导师资源整合,打破人才培养的部门壁垒,推动复合型人才的快速成长。
下一步,鑫能热电将持续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施“名师带徒”激励机制,激发师徒双方的积极性,将“名师出高徒”的佳话与实实在在的激励相结合,有效引导导师倾囊相授,徒弟奋发向上,形成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双赢局面,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为公司在能源转型浪潮中抢占先机,储备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文丨张竹梅 图丨张立松(鑫能热电)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