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运河煤矿面临自建矿以来首次亏损,针对日益严峻的发展形势,为尽快扭转被动局面,全矿上下深刻反思,全面启动“重塑运河精神,扭亏挖潜增效”大讨论活动,发动广大干部职工群策群力,立足岗位本职开展节支降耗与挖潜增效议案征集活动,形成“扭亏增盈、挖潜增效”五项攻坚举措,确保9月份打好翻身仗。
为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运河煤矿召集各部门负责人、专业副总与助理以上管理人员召开近4个小时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企业下一步扭亏增效发展战略。大家从自身业务范围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对其他同志的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与建议,一致认为要扭亏增盈,企业既不能走固步自封、坐以待毙的老路,也不能走片面追求产量、降低安全标准的邪路,更不能走以降低职工待遇为代价换取短期效益的歪路,要发展、要破局,就必须要找出一条依靠广大干部职工,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精益、集约高效的科学发展之路。这次会议,大家集思广益,积极建言献策,共形成涵盖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创新、人事改革、后勤服务、党群宣传工作等十个方面近40条针对性举措,并下发了落实包保责任状,管理团队的思想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步调,形成了合力,也为矿井打赢后四个月扭亏增盈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与行动基础。
一、 强化危机意识,打好后四个月扭亏攻坚战。
进入8月份以来,企业面临着 “内外交困”的被动局面,一方面市场低迷,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另一方面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生产组织难度极大,对煤炭质量、产量均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营销工作极为被动,市场与采场的同时发难,造成我矿经济运行一度陷入困境,出现了自建矿以来未有的亏损局面,企业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运河煤矿这面地方煤矿的旗帜还能不能扛得住,是摆在每一位运河人面前的艰难抉择,从落陵煤矿到运河煤矿,我们承载的不仅是企业的发展的责任与义务,更是一代又一代济矿人的信念与希望,济矿人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信念与精神绝不能在我们这里磨灭,运河煤矿的金字招牌更不能在我们手中砸掉,因此每一位员工都必须以坚韧不拔的责任感与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直面挑战,与企业和舟共济,共度时难。
二、 强化节约意识,打好后四个月降本攻坚战。
9月至12月,在保证安全运营的前提下,生产性与非生产开支在现有基础上再降10%,这是硬指标,这就要求从分管同志到普通职工,都要认清肩上的重担,市场不行,企业竞争拼的就是内力,谁的降本措施更有力,谁的生命力就更顽强,谁就是这场事关存亡的行业巨变中的幸存者,破局的关键就是既定的降本增效措施能不能落到实处,口号喊得震天响,不如实实在在为企业节省一度电、节约一滴水,一方面要确保措施科学得力,分配高效合理,考核严谨细致,另一方面通过量化到每位员工肩上的成本费用,让人人当家理财,只要每位职工都把企业这个大家当自己的小家,精打细算过日子,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三、 强化隐患意识,打好后四个月安全攻坚战。
严峻的经济运行形势,使我们把本以有限的的管理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投入到生产组织与经济运行等方面,干部职工的主要精力也集中在确保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等领域,但是无论经营困难再大,都不能逾越安全红线,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降低安全标准,放松监管强度的行为是舍本逐末、目光短浅的行为,也必然导致各类隐患的抬头,安全出了问题,其他方面做的再出色,也都是劳而无获的无用功。后四个月的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管理压力也尤为沉重。特别是复杂的地质条件与众多的作业地点,使有限的安全监管资源更为紧张。一是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经受着大倾角回采、运输的考验,繁重的回采提运任务,使人员与设备都经受巨大考验;二是采掘现场地质条件多变、断层频出,且要克服有害气体集聚、冲击地压倾向等严酷的地质条件,对各项技术保措施与规程的科学缜密程度都提出更高要求;三是多区队打破原有建制与职能,多地点交叉平行作业,生产现场需要什么,我们的区队与职工就要无缝链接、迅速进入角色投入战斗,这对我们的职工技能水平与劳动组织能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四、 强化质量意识,打好后四个月的经营仗。
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均衡产煤、保证煤质,不仅涉及具体的生产方式与工艺,还要考虑安全保障和各类生产资源的合理调配。一方面矿上从生产接续、采掘工艺、采场条件、经济效益、安全管理等方面,针对当前两个采面四条断层,割矸量超过30%的严峻条件,制定了三套生产方案,并逐个分析,通过严谨论证与综合考量,最终形成了现有的确保7302工作面,力争8310工作面,保产量、保质量、保入洗量的生产布局,创造性的打破既有区队限制,采煤、准备、掘进各区队统一调配,集中“优势兵力”围剿“重点区域”,也为9月份企业扭亏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对现有支护方式与设备配套进行重新评估整合,特别是各类作业规程的编订,既要算安全账,更要算经济账。一是对地质条件的变化,施工单位与技术管理部门加强互动,积极沟通,及时调整优化施工方案,技术管理人员与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敢负责任、勇于担当,既要杜绝一套作业规程包治百病,一用到底,缺乏敏感性与灵活性的陋习,又要打破图省事怕麻烦、宁增加支护强度与材料投入也不敢担责任、修订施工与支护方式的的畏难心态。二是对设备管理工作要从生产全过程宏观把握,统筹考虑,注重设备的配套性与整合性,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减少维修与更换频率,特别是关键施工地点与采掘工作面,必须确保设备的可靠稳定,力求满负荷状态下运转不出问题,为高效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五是强化改革意识,打好后四个月挖潜仗。
一直以来,我们高喊改革口号,但挂在嘴上的多,落到实处的少,广泛开展的形势教育,使干部职工对企业面临的困难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有了想改革、盼改革的想法与行动,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一方面是改革方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有待提升,贯彻力度与奖惩措施不明确,奖惩兑现不及时,时间节点不清晰,使职工的改革热情与积极性没有充分激发与调动。另一方面三项制度改革推进滞后,一些混天撩日的职工与效率低下的岗位没有及时清理裁撤,干部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平台没有及时搭建,大锅饭的传统体制没有完全破除,按劳分配模式没有完全推行,让一些腆据岗位的懒人、庸人、闲人有了事不关己的侥幸心态,更让一些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同志产生了驻足不前的观望态度,认为企业没有真正下决心、动真格。
当前企业到了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更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固步自封、按部就班,企业只有死路一条,隔靴搔痒的小改小革只能解决企业当前的肘腋之患,要解决当前与今后发展的顽疾,只有彻底改革一条路。为此全矿上下形成共识,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以壮士断腕、背水一战的心态,吹响改革攻坚战的号角,将改革工作全面推向深入。一是对现有生产技术工作进行全面梳理与优化,特别是针对生产接续布局、采面与掘进的设计优化工作,重新评估、修订,杜绝设计失误与缺陷,消除因设计问题造成的返工、窝工现象,并建立责任考核机制;二是对机电设备的维护,能自修的不外修、能外修的不购置,加大清仓利库力度,对库存设备与物资进行评估,对能利用的设备与配件必须使用,避免重复购置,对废弃或不具备利用价值的设备物资,尽快处理变现,腾空场地;三是强化用电考核,近期已经实施的电量考核管理制度,已经督导落实,力争年内电费节约有显著成效;四是加大修旧利废力度,机修厂积极拓展业务范围,能自修的不外修,对于各类设施维修与施工,各项业务能体内循环必须内部解决,降低外修与外委费用;五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快速推进下水平泵房与主井绞车房无人值守改造工程,并且加大对各类岗位机台无人值守的评估工作,能上设备不上人,降低运行成本与安全隐患;六是尽快推进机关后勤科室定岗定员与薪酬包干工作,打破等待观望、被动依靠集团公司政策的思想强力推进,各单位已启动内部岗位摸底评估工作,对可裁撤岗位与人员进行分析,由矿统一研究确定,该项工作年内确保完成实施;七是年内对地面保洁外委队伍全面清退,由机关后勤单位分流人员进行调配接管,努力提高井下掘进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外委费用支出。
伴随着煤炭市场的辉煌十年,运河煤矿也走过了快速发展、效益显著的历史上升时期,面临着经营战略转型、发展减速换挡、职工意识转变的历史时期,逐步进入安全稳定、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时期,在这个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全体干部职工也承载着老一辈运河人与集团公司的信任与重托,用我们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踏实的工作,再造运河煤矿下一个辉煌十年。
(运河煤矿 马金平)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