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济矿集团装备水平最高的矿井之一,安居煤矿积极发挥装备系统优势,以改善职工劳动环境为出发点,深入实施装备升级改造工程,以机械化减人促进本质安全,并积极挖掘自身潜能,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减亏增盈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
一、机械化减人及装备升级改造工作情况
1、对采掘装备进行升级。根据安居煤矿采面推进快,掘进压力大的实际,从提高掘进效率入手,加大了综掘工艺的应用研究。新引进了1台岩巷综掘机,用于东大巷的掘进,原炮掘进尺为65米/月,使用岩巷综掘机每天掘进6排,月进尺130米以上,掘进效率较炮掘提高了1倍。目前,我矿已有5台综掘机,在人员未增加的情况下,掘进效率有效提高。8月底前,我矿将配齐2台全岩综掘机和5台煤巷综掘机,所有的掘进迎头实现机械化,消灭炮掘迎头。
采煤方面,一是在2313和2307工作面分别配套安装了超前支架、端头支架各1套,有效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下一步我们还将在各采面加大投入,逐步用端头和超前支架替代单体支柱。二是自行设计了千米深井乳化液集中供液系统,实现地面集中配液、恒压输送、分面供给,提高了乳化液的质量,延长了工作面用液设备的寿命。三是7月中旬,又在采面超前范围内使用了小型单轨吊,下一步将加强推广,解决单轨吊机车终端到工作面切眼内所有物料运输的问题。
2、对辅助运输装备进行更新换代。针对我矿工作面搬家频繁,占用运输人员多的实际,革新辅助运输方式,在2313工作面安装中投入2台单轨吊,从试用情况看,该设备运输环节简单,安全系数较高,占用人员少,整个运输线路只需3人,每天节省运输人员约60人,人工费用低,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安装的速度也大大提高,一改过去“工作面一安装,全矿人员都紧张”的局面。
3、岗位机台推行无人值守。依托机电创新工作室,对井上下各岗位机台进行技术改造,以自动化替代人工化,以流动巡检替代固定岗位。通过实施余热利用系统改造,取消了锅炉房机台,减员11人。截至目前,主副井提升机、主井装载站、卸载站、压风机房、冷却泵站、污水处理厂、消防泵房、井下中央变、制冷机房等12个机台已经实现了全自动运行或无人值守,累计精简机台人员121人,在确保安全运行的情况下,促进了减人提效,有力推动了轻型高效矿井建设。
4、对系统装备进行潜能开发。根据集产集休的要求,优化关键设备技术参数,挖掘系统潜力:优化主井单钩提升时间和装载量,最大提升能力由原来的7400吨/天提高到8100吨/天;选煤厂主洗车间和动筛车间实现了远程集中控制,用机械选矸替代了人工选矸。通过合理安排日检和旬检时间,单日洗选能力由3300吨优化到6400吨,确保了原煤全入洗;自主设计了副井淋水复用系统,在减少水资源消耗的同时,每年可节省排水电费、水处理净化费用110万元。下一步,我矿将对岩巷综掘出矸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将传统的矿车运输优化为皮带连续运输,提升岩巷综掘出矸效率。优化井下单轨吊运输网络,形成从地面到工作面的大运输格局,提升辅助运输的系统性、连续性、高效性。
二、减亏增盈主要工作情况
主要从稳产、提质、提效、降本等方面着手,推动企业减亏增盈。
1、优化生产组织。抽调部分采煤人员成立准备工区,形成“两采一备、三面联动”的生产格局。根据市场、采场及经营情况,对采面、队伍、推进度进行合理调整,各工作面互相补充、互相支撑,增强了生产系统的可控性,确保了原煤产量的持续稳定。
2、补齐设备短板。针对我矿搬家撤面频繁、综机设备得不到系统整修的实际,加大对设备配件的投入,强化日常检修维护,减少设备带病运行,降低了机电影响。
3、从根本上抓煤质。将煤质管控主体调整到生产科,下达生产计划时同步下达采面原煤发热量指标,对煤质、产量、工资进行三挂钩,提升了全员抓煤质的积极性,从源头上解决了煤质问题。
4、调整主打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和煤质实际,将主打产品调整为适洗适销、产率更高、经济实惠的9.0灰精煤,不仅解决了销售问题,更大幅提升了精煤质量和产率,较8.5灰精煤每吨增效5元。
5、实施了以煤抵账。根据外欠货款多的实际,在保证现金流的前提下,积极联系供应商进行以煤抵账。以平均高出市场15元的价位,抵充账款1860万元。既缓解了销售压力,又消化了库存,又减少了企业应付账款,实现了一举三得。
6、成本控制责任到人。突出抓好材料费控制,材料费考核不再按单位从工资总额中奖惩,而是节奖罚超直接到个人,用经济杠杆撬动职工的节支降耗意识,增强了管控的约束性,形成了全员抓节约、降成本的良好局面。6月份,有些节约到位的单位得到奖励10万元,有的单位被处罚3万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上半年,通过“每人节约一元钱”等活动的推动,节支降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75项具体措施累计节支755.76万元。
安居煤矿 蒋凌强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