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栋,男,1987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任济宁港航龙拱港科技信息中心科技主管。扎根技术领域十余载,他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在矿井安全信息化与港口智慧化建设中书写不凡篇章。其主导的《“5G导航+高精地图”无人水平运输平板车在内河自动化港口的应用》斩获交通行业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个人先后获评“先进工作者”“竞赛达人”等荣誉称号,并于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中摘得全国总决赛桂冠。他以卓越的工匠精神与开拓者姿态,成为新时代港口科技发展的标杆。
初心如磐,以技术筑牢安全防线
作为矿井信息化领域的“技术先锋”,王科栋始终将安全视为生命线。2019年,面对《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办法》要求落实冲击地压矿井采掘工作面限员管理的规定,他带领矿信息化系统维修团队不断测试限员统计方案,用一次次的测试来论证方案可行性。历经数百次数据测算与方案优化,成功研发《煤矿安全生产区域人员管理系统》,实现采掘工作面动态限员管理,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9 1 1106348.8),填补行业技术空白。2022年转岗港口后继续扎根智慧港口的建设中,先后攻关突破了光纤+5G的智慧港口通信综合组网方案、智能无人水平运输系统、港口5G全场景应用、5G通信在港口生产中的信号覆盖和参数优化等关键技术。
心系矿港融合,争做智慧化港口建设的“先行者”
根据集团公司战略规划,安居煤矿与龙拱港融合发展,2022年3月,他作为项目团队核心技术人员被调入龙拱港建设专班,从事内河港口自动化建设工作。由煤矿到港口,由现场维护到技术管理,他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角色转换,成功跨界。
项目建设初期,王科栋作为港口建设先行者,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只能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在失败中不断成长。 “港口自动化设备对网络指标有什么要求,信息化网络如何布局,网络地址资源如何规划、系统基础数据如何规划,系统间数据如何实现共享,网络安全如何保障,网络稳定性如何实现”这一系列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他。王科栋穿越疫情,主动申请去自动化程度先进的青岛港、日照港学习设备信息化知识,翻开王科栋笔记本,全是密密麻麻的笔记,是他不断进取的印记。通过不断学习和交流请教,不但解决了初入港口的许多疑惑,更对自动化港口的信息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凭借踏实的工作态度、扎实的专业功底、不怕吃苦的精神,王科栋为龙拱港几十个自动化子系统联调提供了网络链路调试支持,对港口十几个软件系统的建设以及信息化系统与自动化系统的联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港口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用实际行动打响了矿港融合最强音。
勇挑重担,助力5G无人化水平运输建设
在港口建设的关键时期,王科栋历时3个月的日夜奋战,带领团队将龙拱港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港机设备安装调试、管理系统与现场设备协同调试等一项项工程全部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同时港口新建泊位自动化系统运行愈加稳定,可还没等到验收工作全面收尾,又接到了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龙拱港将朝着全国首家无人水平运输常态化运行的内河集装箱港口前进。
实现无人水平运输常态化,首先要解决车端与系统后台通信问题,无人车辆后台以及企业多个业务系统间的交互问题。与固定机械不同,水平运输设备无法通过有线网络实现,通信网络的覆盖质量、终端间通信延时的达到、网络的抗干扰性能都会对无人水平运输设备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时间紧任务重,他和团队成员积极调研,与无线网络供应商和通信运营商对接,了解车辆网络需求,测试对比wifi、5G等不同组网方式下建设投入和网络稳定性,最终确认采用5G多频段组网方式实现车辆大上行通信和低延时控制的网络需求,为内河集装箱港口首个无人集卡车编队常态化运行提供了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支持,超前高效地完成了别人眼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前,集团公司数字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龙拱港也已经驶入现代化多式联运港口的超车道,王科栋迎着港航的旭日,将和团队不断在内河港口智慧生产、智慧安全、自主研发工作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全力把龙拱港打造成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内河集装箱港口,继续书写京杭大运河上的港航传奇。
文/图丨王天驰(龙拱港)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