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拱港(西安)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推介会,5月22日在三秦大地成功举办,再一次让陕西企业感受到济宁港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魅力。
产业转型的新前景。济宁能源集团主动改变原来单一的煤炭产业,抢抓交通强国、贸易强国、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一体推进“物流、贸易、产业”互促融合,构建“港、贸、船、产、建、融”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目前港口年吞吐能力超过55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60万标箱、新能源船舶年造船400艘,运营内河运输船舶4200余艘,物贸网络覆盖全国20个省份150多个城市,国际物流拓展至19个国家。凭借不断扩大的物流网络体系,济宁能源对外合作的步伐越走越宽,构建“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型物流通道成为陕鲁双方的共同使命。
降本增效的新突破。2024年,交通运输部首次在交通物流降成本领域开展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铁水联运一单制一箱制的便捷性、可靠性和综合降低物流成本等优势,得到陕鲁企业的积极参与。在推介会当天,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在95306平台上新发布4条龙拱港水运产品,以实际行动进一步推动物流新业态,构建新的低成本物流通道。在推介会现场,龙拱港提出的“一单制、一箱制”创新模式得到与会人员的广泛青睐,龙拱港董事长王亚林在接受陕西卫视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传统多式联运中,客户需和公路、铁路、水运等多个物流节点分别沟通对接,手续繁琐,信息流通不畅。而龙拱港一单制一箱制整合公路、铁路、水运全链条资源,实现‘一次委托、一次结算、一单到底’,这极大简化了手续,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沟通成本和时间成本,运费整体下降30%左右。”
科技创新的新动能。“一箱制”要求集装箱在铁水联运中全程不换箱,这对港口智能化调度系统提出极高要求。龙拱港在铁路场站及港区部署5G工业专网,实现铁水联运园区5G一张网全覆盖,通过上线多式联运智慧化生产管控系统,打通了火车、船公司、港口自动化作业系统的数据接口,利用智能算法推算火车到达与船舶到港时间,精准制定铁水无缝中转作业计划,提升中转效率50%以上。同时,依托“融汇数易”供应链平台,整合陕鲁两地煤炭、化工、农产品等资源,进一步深化“仓储+运输+贸易”一体化发展模式,为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图丨王广蓬(龙拱港)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