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煤电为解放压覆资源,提出了矸石就地处置与矿区地表保护的井上下协同发展理念,建立了以长壁逐巷为核心的采选充一体化矿井开采系统,通过就地充填实现资源置换、围岩变形控制、地表保护,达到矸石零排放的目标。
2025年上半年合计开采15条支巷,产煤20.3万吨,充填12万立方,为矿井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能。这背后,是阳城人长期扎根现场,接连攻克大巷高(7.5m)分层掘巷工艺、充填材料配比、注浆管路堵管、挡墙漏浆、后配套运输跟不上等关键难题的艰苦实践。
智能化是阳城煤电提升充填系统效能与安全性的关键路径。阳城煤电对充填系统进行了深度智能化改造,创新打造了“智能感知-精准控制-预测维护-透明管理”四位一体技术体系,通过压力智能监控、设备失速防护、智能润滑管理、可视化管路监测四大核心技术的深度融合,成功实现井下充填作业全流程智能化管控,实现效率与安全双提升,充填作业稳定性显著增强;运营成本大幅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持续下降;作业模式从依赖人工经验转向智能预测、主动干预,完成了从“被动抢修”到“主动防控”的跨越。
“我们在现场实践中持续优化调整、总结提高,完善了相关系统流程、工作标准。创新采用班组人员大班制管理模式,取得效率新突破。掘锚机、刮板输送机与防爆装载机协同作战,进行充填工作面支巷的上分层掘进和下分层拾底,上分层日进尺12米,下分层日进尺15米。”技术人员许先成介绍,“一条120米充填工作面支巷从开门到拾底完工压缩至20天内,月产量达3.5万吨,真正实现了高效生产。”
为确保技术落地见效,阳城煤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拓工区党支部将充填工作面回采任务作为书记领衔攻坚事项,组建“党员攻坚先锋队”,创新“充填侧支巷优先回采工艺”,月平均掘进进尺从400米增加到800余米。采用大断面充填支巷快速施工新方法,巷道开门由初始的耙装机配合综掘机转运,逐步更新为短距离防爆装载机、中长距离刮板机的连续煤流系统,开门时间由原5天缩减至3天。
从应对厚煤层开采与智能化改造挑战,到实现矸石就地转化与资源高效回收的完美统一,阳城煤矿以创新为刃,以实干为基,在极复杂难采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之路上,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科技赋能、精益管理的特色突围之路,为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阳城方案”。
文/图丨张凯 邹磊(阳城煤电)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