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不仅有着法律保障的资金来源,而且各级政府与部门也越来越多的赋予工会各种补助资金,如何依法依规管好、用好这些资金,需要建立健全和进一步完善工会内部控制制度,它是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当前工会财务工作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1.加强工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内部控制既是一项重要管理活动,又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单位依法、规范、科学管理的基石。
工会内部控制是通过制定工会管理目标与实施措施,重点对工会资金的流向与过程进行风险防范与管控的制度保障。从工会目前的制度管理现状来看,虽然工作中制定了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内部控制的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理念、科学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措施等方面还很薄弱,特别是针对预算的执行、收支的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因此,建立、健全工会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提高工会管理水平,提升工会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服务职工和会员;有利于完善制度、明确职责、理顺流程、控制节点,加强监督,提高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推进工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有利于增强风险管控,保证工会经济活动合法、合规,确保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有利于实现工会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性。
2.当前工会内控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工会目前总体情况来看,工会内控制度建设和内部基础管理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会财务人员均为兼职,并且工会财务人员调整频繁,对工会财务制度不熟悉,导致职责不够清晰,会计事前审核、事中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一些单位工会财务人员忙于行政工作,对工会财务工作管理主动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二是预算控制作用发挥不够,工会作为单独核算单位,大多数没有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对年度收入、支出编制年度预算。虽然个别单位编制了年度支出预算,但是仍存在随意性,预算执行的偏离度较高,预算的控制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四是制度建设不全,部分工会对建立工会内控制度不够重视,一些工会组织连基本的财务制度也没有,只参考行政财务制度执行;还有一些工会组织虽然有财务制度,但不完整,对于制度的执行也是形成虚设,使得内控实施的刚性得不到体现,让内控制度丧失了原有的规范性。
3.工会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的建议
3.1强化内控意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重点加强工会财务人员责任心与积极性培育、职业操守和业务能力提升,只有这样工会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得到有效落实,财务监督才能发挥应有作用。
3.2逐步建立、完善适合工会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合理设置关键岗位,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加强内部稽核和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定期对关键岗位进行轮换制度。其次要建立健全财务审批制度并加强对会计业务程序的控制。要明确财务开支权限范围、审批流程,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三要加强关键环节的内部控制。要明确内部财务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方法。
3.3强化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工会经费预算管理是工会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工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工会组织要强化“量入为出”的预算编制原则,认真编制工会经费预算,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要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避免支出的盲目性,提高工会经费的使用效益,确保将更多的工会经费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开展职工活动上。
3.4加强工会会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会会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是工会内控的有效切入点,重点推动工会建章立制、工会经费正确投向、财务支出监督控制等方面的规范运作。
3.5发挥工会经审组织的重要作用。工会经审工作是工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保障工会资产安全、完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切实发挥好经审工作审查、审计监督的作用,密切配合工会财务把好工会经费收、管、用的各个环节,确保工会经费正确的使用方向,促进工会财务的规范管理。
工会内部控制制度是工会管理工作的基础,尽管工会内控管理起步较晚,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完善,但随着工会内控意识的不断强化与不断健全完善,将对工会的管理水平与各项工作推动发挥出积极作用。
作者:郭健(金桥煤矿)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