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站内搜索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

融汇四海 能济天下

梁山港智能摘挂钩机器人系统投入使用

2025-10-20 责任编辑:管理员

近日,梁山港通过产学研合作,与山东科技大学协同攻关的内河港口首套智能摘挂钩机器人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

003.jpg

据了解,此次研发投用的重车线摘钩、卸车处正钩、空车线复钩机器人可适用于C60、C70、C80等多种型号货运车辆,具备智能化程度高、响应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安全稳定性好等显著特点。该系统创新采用“2D车型识别+3D结构检测+多源冗余校验”技术手段,通过AI识别、激光雷达、传感器定位、视觉算法等技术,配合7自由度柔性关节机械臂,成功破解敞车混编、车钩类型多样及高粉尘干扰等痛点。同时,协同双翻卸车机作业,单次时间仅需5分钟,作业成功率可达95%以上。

“机器人系统的投入使用直接使现场操作人员减员6人,操作工变为巡检工,劳动强度大幅降低。”梁山港运行工区负责人说,相比人工操作,机器人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更显著压减了运营成本。

科技创新的深耕细作,让梁山港在智慧铁路领域硕果累累。自建设以来,梁山港先后搭建轨道衡、散货路企交接检查、TFDS等系统,2023年整合资源建设了全国内河首家智慧铁路系统。港口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物联网与数据分析技术,建设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达到铁路作业全流程监管的有效性、及时性和直观性,实现铁路作业全流程的联动。

在装卸作业环节,梁山港的自动化技术体系同样领先。装船机创新整合激光扫描、机器视觉、毫米波雷达三大感知系统,构建全维度“数字船舱”,可根据物料堆积形态智能调控大机行走、溜筒升降等动作。集装箱门式起重机依托分布式控制架构与深度学习防摇算法,配合TOS系统实现吊装作业全流程自动化。此外,两设备还具备远程自动化联控功能,通过“主-辅”协同控制模式,实现操作台与自动化系统的无缝衔接与自由切换,达到一控多效果,常态运行自动化率稳定在90%以上。

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见效,为梁山港集疏港量突破提供了硬核支撑。2024年集疏港量突破3200万吨;今年前三季度,集疏港量达到3078万吨,同比增长34%;6月份,单月集疏港量实现413.98万吨,创造历史最高纪录,用实绩证明了港口的创新能力与运营实力。

从智能摘挂钩机器人高效运转,到智慧铁路系统全流程联动,科技创新已成为梁山港发展的重要内驱动力。面向未来,梁山港将围绕智慧智能建设持续发力,推动传统港口向供应链集成服务商转型升级,为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提供更强支撑。

/图丨魏义理 张  壮(梁山港)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